水上婚禮是久居新安江上的“九姓漁民”特有的風俗。所謂“九姓漁民”的九姓是陳、錢、林、袁、孫、葉、許、李、何。在建德最多的是陳、錢、許、葉、孫幾姓。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,以打魚、載客為生,很少與岸上人來往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。
相傳“九姓漁民”是明初陳有諒及其部將的后代,因為與朱元璋爭奪天下失敗,被貶至新安江上,永世不得上岸,不準穿鞋、不準穿長衫、不準讀書、不準應試、不得與岸上人通婚。由于沒有文化,他們子孫后代連正經名字也沒有,正花名冊上便以阿狗、阿嚴、水猴、水鬼等稱呼代替。雖然也有一些正直的清官為他們平反過,如清同治五年,嚴州知府戴磐曾給他們發(fā)了“改賤為良”的“執(zhí)照”,并立過碑;民國政府也曾準予其自由上岸,但“九姓漁民”仍受人歧視,直到解放后才有了徹底改變,與岸上人享有一樣的權利。
婚禮過程由迎親家船、送嫁妝、唱利市歌、喂離娘飯、抬新娘、拜堂、入洞房、拋喜果等情節(jié)組成。其間司儀先生的穿針引線和利市婆婆詼諧風趣的說唱,生動展現水上漁民的生活情趣。
這項風俗,現在是不存在了,但你到建德旅游,有幸的話,或許可以遇到九姓漁民的表演。